关键词 |
成化青花龙纹特点,上海成化青花,成化民窑青花瓷器,崇祯青花瓷器价值 |
面向地区 |
全国 |
成化青花瓷器在不同时期的价格区间差异较大。明代成化年间,其产量本就不多,加之工艺严格,能够流传下来的更是难得的。在拍卖市场上,成化青花瓷器的价格屡创新高。例如,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在 2013 年成交价为 111,438,360 元;明成化青花瓜瓞绵绵纹宫盌在 2016 年成交价为 54,199,400 元;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在 2014 年成交价为 44,390,920 元等。
成化青花瓷器的特点也影响着其价格。成化青花瓷器胎质纯洁细润,胎体轻薄,迎光透视呈牙白色或肉红色,如脂似乳,莹润光洁。釉质肥厚,光洁晶亮,胎精釉亦精,高穆深雅。青花瓷除早期用苏麻离青,呈色浓翠外,以淡雅、沉静的色调行于天下。成化官窑款迄今已发现的仅为 “大明成化年制” 及 “大明成化年造” 六字楷书款。斗彩的色彩鲜艳,其中姹紫色泽为成化朝所创制。纹饰线条纤细,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,填色较淡。
成化青花器物的底足具有显著特点。,窄墙、圆足脊是其常见形态,底足墙较窄,足脊相比前朝更为圆润。同时,露胎处能见到黄溢,这一特征较为明显。此外,成化青花瓷器的底足还有一个特之处,即砂底有些呈褐黄色,俗称 “米糊底”。上手摸之,温润细滑,无粗糙感,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。
双边线特点在成化青花瓷器鉴定中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器物里釉、底釉平滑细腻,足外墙大多围以两或三道弦纹,一道靠上,两道靠近足底部边缘,靠近足根那条圈线较深,上面一条则淡。对于此时无款的器物,尤宜用这一特点来作鉴定的参考依据。在所见成化青花瓷中,十之八九大抵如此。
成化瓷器使用麻仓土的特征,肉红色胎骨的辨别。
成化青花胎为麻仓土陈腐精制,由于胎土里氧化钾成分含量高,又做得特别薄,所以成化的胎和明德化窑的猪油白一样,胎骨透光而且带肉红色。这种肉红色胎骨是成化青花的一个显著特征。成化时期的麻仓土使得胎质细腻洁白、坚实纯净,在光线下呈肉红色,透影为牙黄色。然而,现在有一种新烧的仿品,胎肉眼可见为肉红色,其实是药水浸泡而成,对于没有见过成化肉红胎真品的收藏爱好者有一定的迷惑性。麻仓土元明官窑一直使用,但到了明万历时期,矿藏资源消耗殆尽,后来改用高岭土,所以后仿的瓷器做不出那种肉红透光的胎。
一家集景德镇陶瓷瓷板画销售推广,收藏品鉴定评估,陶瓷文化传播类产品交易的综合性平台,公司主要经营景德镇陶瓷瓷板画,大师瓷 礼品瓷 等艺术品收藏。
全国成化青花热销信息
站内来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