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 |
大清康熙年制瓷器 |
面向地区 |
全国 |
大清康熙年制款识,一般是表示在瓷器的底部,会写上皇帝的年号,那个就相当于现在的厂家和上产日期,而大清康熙年制款识,就是康熙年间生产的东西的标识。那么,大清康熙年制款识如何辨真伪?
现在社会传很多关于康熙年间的瓷器,其底部有“大清康熙年制”六个字,一般都是刻上去的,康熙年间的,一般分为官窑和民窑两种。官窑的不惜重金,只求漂亮,民窑则自由活泼一些,不受宫廷的限制。
到了康熙年间,康熙废除了一项东西,叫做“匠籍”,这个就是说原先,你是烧瓷器的工匠,就只能做这个,不准做其他的,废除之后,工匠人就可以种地,能够吃饱饭了,就有时间去研究烧制陶瓷的工艺,这从一定意义上来说,加快了陶瓷工艺的发展。康熙年间,陶瓷工艺鼎盛时期是中期,中期的陶瓷更加通透,厚薄适中,加入了很多新材料,烧制出的陶瓷颜色更加鲜艳,细节更细致,花色更多。
由于烧制的陶瓷制品变多,工艺变好,所以至今存在的,有“大清康熙年制”款识的陶瓷产品不在少数,除了在博物馆展出的一些意外,民间也有很多收藏家手中有一些。其实有些陶瓷底部也不是这六个字,写的更详细一些,写到是康熙多少年制造的,还有的写到是哪个地方制造的,还有的是各州各府制造的,要写上州府名称,有的甚至要写州府领导的名字上去。
因此,我们在辨别真伪时,可从其字样出发分析。一般来说,康熙时期落款为“康熙御制”四字楷书,加双方框。雍正时期的款识也有两种方式,一为仿宋体,一为楷书体,均由四字组成外加双方框,仿宋体是“雍正年制”,楷书体是“雍正御制”。乾隆的款识只有“乾隆年制”四字双方框形一种,乾隆有蓝料也有褐色料款。
清康熙珐琅彩千叶莲碗
直径 11 cm
蓝料双方框「康熙御制」宋体款
2019-11-27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,以5500万起拍,7500万落锤,含佣金8720万港币成交
康熙时有不少伪托款,总的特点是用笔无力、工整,是馆阁体。
明代书法刚劲有力,清代仿制的采用馆阁体,较为软弱。
篆书是细硬的铁线篆。
楷书年号写得较扁,底下一划较长。
仿明代款有:“大明永乐年制”、“大明宣德年制”、“大明成化年制”、“大明嘉靖年制”、“大明隆庆年制”、“大明万历年制”,多是楷书。
彩瓷,即带有彩绘装饰的瓷器,包括釉上彩、釉下彩以及釉上和釉下相结合的斗彩。此部分主要介绍釉上彩及斗彩。釉上彩,顾名思义,彩在釉之上,即在已经烧成的瓷器的釉面上用各种彩料进行描绘,然后再入彩炉低温烘烤而成的彩色品种。清代釉上彩瓷和斗彩瓷在明代工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和创新。
康熙时期,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了大批精美的彩瓷,既有延续明代传统的品种,如五彩、素三彩、斗彩等,也有新创烧的品种,如粉彩、珐琅彩。康熙朝彩瓷以浓烈、明快而富于节奏的色彩给人以很大的冲击力,呈现出的时代感和浓郁的时代审美风尚。
康熙御窑瓷器,无论从胎质、釉彩,还是造型、纹饰等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,釉面光滑细腻,胎土淘练精细,胎釉结合好,器形多样而雄浑,整体表现出了规矩、挺拔、大气和豪放的特色。
瓷器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,特别是在清代达到了瓷业水平的高峰。康熙御窑瓷器承前启后,在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史和清代瓷器的烧造中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