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景德镇哥瓦弟玉陶瓷有限公司 时间:2025-02-24 06:08:42 [举报]
汪小亭:男,“珠山八友”之一汪野亭之长子。中国陶瓷美术大师,1906年出生于乐平。1921年人私塾读《四书》、《五经》。1923年随父学画。早期画风酷似其父,运笔轻灵巧逸,构图疏松淡致,画面清丽秀雅,四十年代中期与王小帆、徐天梅等被时人称为“八小名家”。抗日战争期间被抓去当“壮丁”,抗战胜利前夕回到家乡乐平农村,以画宣纸画谋生,尔后画风大变,常以秃笔作画,笔力厚实雄健,洒脱奔放,善作奇山异石,意境苍润,深厚雄强。他从小生长在农村,抗战时期又长期逃难在外,四处奔波,他的作品是写他心中的山山水水,即所谓“画我心中之画”。他技法娴熟,造型能力强,下笔随心欲,形神尽其妙,作品极富内涵,意境深远。
为了激励陶瓷艺人,肯定他们的成就,表彰他们的贡献,景德镇在1959年和1961年分两批授予35名身怀绝技的艺人“陶瓷美术家”荣誉称号,并给予物质奖励。同时授予的还有一批陶瓷设计师、设计员职称。这就是徐焕文记忆中的“三段职称评定”,艺术瓷厂有近十来人获得“景德镇陶瓷美术家”称号。他的后辈、现为陶瓷评论家的曹新民对此进行过统计:1959年之后评定的5批共55名景德镇陶瓷美术家中,“艺术瓷厂”有18人。
关于“艺术瓷厂”的陶瓷美术家,有一份并不完整的名单,上面有:毕渊明、章仕保、吴康、王小凡、叶震嘉、赵惠民、常兆新、涂菊清、潘文复、章亮、章文超、王隆夫、田慧棣、翟筱翔、沈盛生、徐焕文、邹甫仁、余文襄、叶冬青、陈先水、周湘甫、叶震嘉、常兆新、邹国均、汪昆荣、吴元清、王一亭、王鹤亭……许多人物现在只能从历史和瓷器中品读,可谓“家家抱荆山之玉,个个握灵蛇之珠”,各怀绝技。
汪小亭的艺术人生是极不平坦,虽然从小便深得父亲汪野亭的培养及器重,但历史对他极不公平,他从小失去母亲。抗日胜利后,重返陶瓷美术天地,1957年进入"景德镇工艺美术社",与胡献雅、毕渊明、吴康、陈先水等交往甚密,并同时加入明盟组织。邵式平省长视察景德镇时曾赠给他们毛料呢子制服一套,轰动一时。1958年景德镇市给陶瓷艺人试评职称时给他评为"设计师",享受国家给予物质补贴,1959年进入景德镇艺术瓷厂,1970年在"文革"中不幸去世。2011年1月22日,被追忆其为"中国陶瓷美术大师"荣誉称号。
标签:567瓷器山水名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