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瓷器造型特征:康熙时期瓷器造型古拙、凝重而质朴。此时,尽管胎土精细,瓷质坚密,但在明末器型敦厚的遗习影响下,早期的胎体,仍未能摆脱前朝胎体厚重的特征。这在康熙前期尤为。至中晚期胎体彩逐渐变薄,但又有别于雍正时期的轻薄娟秀。从现在传世的官、民窑此去无中可以看出,康熙瓷器大部分都烧制的很精细,这应该归功于胎体的精良和制坯成型技术的纯熟。
康熙时青花器物比较多,所使用的青料是明末开始用的国产珠明料,翠蓝色,青翠艳丽,色调明快,这种青花可以渲染出深浅不同的多种层次色彩,适宜于表达各种花纹图案,而且立体感较强,特别适宜绘画山水,人物,同行称赞康熙朝青花为“青花五彩”。
清康熙 青花万寿笔筒 估价RMB 2,800,0
成交价RMB 3,220,000 时间2012-05-12
中国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 “大清康熙年制”六字三行楷书款,康熙本朝
清康熙 青花海兽直颈瓶估价 RMB 2,600,0
成交价RMB 3,220,000 拍卖时间2013-12-08
拍卖会2013秋季拍卖会 “大清康熙年制”楷书款
清康熙 青花人物碗 估价RMB 3,500,0
成交价RMB 4,600,000 拍卖时间2011-12-16
拍卖会201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《大清康熙年制》款
康熙 青花缠枝莲纹将军罐 估价HKD 5,952,0
成交价RMB 5,941,650 拍卖时间2018-01-31
拍卖会2018迎春大型艺术品拍卖会
康熙御窑瓷器,无论从胎质、釉彩,还是造型、纹饰等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,釉面光滑细腻,胎土淘练精细,胎釉结合好,器形多样而雄浑,整体表现出了规矩、挺拔、大气和豪放的特色。
瓷器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,特别是在清代达到了瓷业水平的高峰。康熙御窑瓷器承前启后,在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史和清代瓷器的烧造中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清初期,经历顺治时期的过度,到康熙年间中央政权已经稳定,社会经济恢复发展,逐渐呈现出全面繁荣景象。清为了安抚民心,出台了很多新政策,尤其是废除了明代以来的“匠籍”制度,相对的减轻了对农民和手工业工匠的约束。
康熙中期开放海禁,贸易瓷器和国内所需日用瓷器的大量生产,使得景德镇的官窑和民窑的兴旺,而且官窑、民窑的互相促进,技术迅速提高,品种不断创新。步当朝的青花、绚丽多姿的五彩、刻意求真的仿古瓷以及崭露头角的粉彩和珐琅彩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