朗窑红为我国名贵的传统红釉之一,因其于十八世纪始产于清朝督陶官郎廷极所督烧的郎窑,故称“郎窑红”郎红与美人醉釉又称粉红釉、孩儿脸釉、 豇豆红釉、桃花片釉等十分相近,初创于明代,清代有很大发展。清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社会经济比较繁荣,制瓷工艺达到我国历史高峰。凡是明代已有的品种不仅都能烧造,而且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。由于有一个在位60年的康熙皇帝酷爱艺术,在他的倡导下,郎红器比明代更成熟和多有极精的产品问世。
由于康熙郎窑红釉瓷器的珍贵,物罕而价昂,因此后世仿造者比较多,有些仿得很高超,几乎可以乱真。但仿品是无法摆脱它的时代特征的,与真品是不同的。
Lot6131
清康熙 郎窑红观音瓶
高44cm
成交价
RMB 575, 000
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
拍卖专场
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、玉器、工艺品
观音瓶,又称“观音尊”。口沿微侈,颈短而直,丰肩,肩下弧线内收,至胫部以下外撇,浅圈足,瓶体纤长,器形规整,线条流畅。瓶通身满施郎窑红釉,釉面现玻璃光泽,开片均匀,口沿显白色,流釉近毛足,而工匠未加削磨,淋漓中白胎露出,保留质朴原始之痕迹,于郎窑传世品中极为希见,更证明其真品无疑。底釉开片呈米汤色。其釉色是典型郎窑红,“明如镜、润如玉、赤如血”,视觉冲击,曾得乾隆皇帝“世上朱砂非所拟,西方宝石致难同”之赞叹,乃清代单色釉中的名品,实为藏家所重。